深度长文:企业家的生命价值
岛 君 说
企业家一直是当今社会中关注度最高的群体,因为这个群体所创造的价值与影响力、所承受的荣耀与困境,都是这个利益驱动时代里最浓墨重彩的投射。
对中国企业界而言,这个无雪的冬天注定饱含叹息,接二连三的年轻创业者相继不告而别——有的因过度劳累心脏骤停,连急救药都没来得及送到嘴边;有的早知身患重症却选择放弃诊治,坚持工作学习至死神降临的那一刻;有的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归还巨额贷款,黯然熄灭自己的生命之灯。
普通人看这些新闻就像目睹流星划过,唏嘘几句过后注意力就很快被更新更刺激的消息转移;而身为业界同行的企业家们,则难免升起几分物伤其类的感慨悲悯。即使自己企业的业绩逆势上扬、成功上市,也颇有“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”的慨叹。
来 源:北大光华杂志(pkuguanghuamagazine)
生命的价值,对所有人都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,遑论体会最深、折损率最高的企业家群体。
古今中外,人们总是倾向于致敬“舍生取义”的高贵勇敢,摒弃“苟且偷生”的懦弱卑鄙。生命之上的信仰情怀、家国天下的格局理想,成为判断人品高低优劣的标准——舍生取义者建祠立庙,名垂青史,苟且偷生者被人唾弃,遗臭万年。
而在当今科技发达、信息爆炸的大时代激荡中,英雄主义早被个体精英所取代,企业家们如果仅仅为了追名逐利,肯定会精确地平衡好生活与工作的关系,因为一旦时间的变量被考虑进来,细水长流一定比剧烈燃烧更有利于长期利润的收益,做一个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才应是商人的本质性体现。
但是为什么,还有这么多高度理性的企业家主动选择了悲壮短暂的极速燃烧呢?我相信这些英年早逝的企业家之所以走到“不惜命”的地步,绝对不是为了名和利,他们心里必定有一个坚定信念,因为他们即使收手不干,放弃公司和企业,前面积累的身家财富也足够传之数代。
“苹果之父”乔布斯,无论财富和事业都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,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用最尖端的技术治疗,但他却选择最有尊严的一种方式——禅修达到最终解脱,让生命的花火燃烧到最后一秒钟。
惋惜之余,很多人认为乔布斯为了看不见、握不住的什么信仰放弃生命,非常不值,所谓“好死不如赖活着”,多活一天是一天,多活年赚一年。
前几天我看了“彰显百年清华精神”的电影《无问西东》,沈光耀的母亲反复告诉他生命的宝贵,劝他明哲保身,希望他好好享受结婚生子的快乐,可他最终决定听从内心的召唤入伍,毫不犹豫地为国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,“看遍了世界的光芒”。
再看看身边的朋友,经营“中国意境菜”的大董,表面看一直在为了赢利扩张,事实上他的身家已经足够享受几辈子。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咬牙往前冲?
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初心未忘,创业之初立下的企业使命使他不能停步不能放弃。
当财富已经积累到相当大的量级,带领庞大团队继续全力以赴奋斗就变成一份很大很重的责任,需要极大勇气和毅力才能承担起来。
这种使命感肯定是高于个人得失甚至生命之上的,在企业家心中至高无上,即使这是一种无法与外人道的孤独。
清朝“红顶商人”胡雪岩,庞大的商业帝国倾覆后,宁可向债主挨门跪拜,也要拼命保下辛苦创下的名号“胡庆余堂”,因为那是他活着的唯一支柱,柱子倒了,生有何用!
当然,从另一方面来看,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历来是“内圣外王”,奋斗不息并不意味着必须倾尽所有不惜代价,保有超脱的心性百毒不侵才是赢家。
因此,面对一些企业家决绝的生死抉择,我并非赞同理解,但我发自内心尊重他们的选择,因为在猝然倒下背后,肯定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,远非外人所能妄自揣测。
我相信,时间会最后给予他们最公正的评价。
晚清“戊戌变法”失败后,六君子中的谭嗣同明明可以逃走,也有人愿意帮他出逃,他却决心留下来用自己的鲜血警醒麻木的国人。
他母亲探监时悲痛欲绝的说,真是个痴儿,命没了,一切都不复在。而谭嗣同回答母亲的则是,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。
谭嗣同死了吗?死了!
谭嗣同死了吗?没有!他因为舍生取义而永生。
我并不是鼓励年轻的企业家轻易放弃生命,这样戛然而止的逝去太令人痛心;然而,我必须让自己尽量去理解他们的选择,他们不是不珍爱自己,不关心自己的健康,而是面对重大的经济动荡之际,与驾驭自己的事业相比,生命被生生地置于次要地位。
经过对最近几位企业家辞世的思考,我对“逝者长已矣,生者如斯夫”有了新的感悟——遇到事业难关和身体问题的时候,企业家们能否转换思路,权衡利弊,分一点精力放在个人身上?
比如,除了定期体检,口袋里装好备用药;比如,照顾好一日三餐,吃饱穿暖,不要生病;比如,看开一些,即使创业失败、生意破产,只要头脑和经验存在,总有重来的机会——国外看看特朗普,70岁登上总统宝座,国内看看褚时健,85岁成为“中国橙王”。
“怎样活”,真的最能体现人类生存的多样性。
有人非常长寿,春风化雨地做出贡献,比如活了112岁的语言学家周有光教授;有人生命很短,流星般划过夜空,留下一道耀眼的划痕,比如只活了20岁的清末同盟会员邹容——我觉得很难用任何形式的价值观为他人的生命盖棺定论。
中国道家选择养生,养生是为了长生,放下尘缘,到人迹罕至的青山绿水中修行打坐,实现“天人合一”的最高境界。佛家修行则为了普度众生,舍小我成大我,“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”,是之谓也。
当然,更多的人喜欢活在凡世间,在红尘里摸爬滚打,留下一段传奇、一个故事,任凭后人评说。
所以我觉得,很难评论哪种人生更理想、更大众,所谓“非鱼者,不知鱼之乐”也。
有的人空活一世,对社会没有丝毫贡献;有的人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,成为创业者的偶像;有的人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,改变世界进程;还有的人为非作歹,破坏社会秩序,成为人类进步的障碍。
凡此种种,放在历史长河里都是瞬间的浪花,我们应该站在更远更高的角度去看,隔着时间和空间慢慢分析。
荆轲是中国最知名的刺客,司马迁将他刻画成一个英雄,不过还好,多亏他没能完成刺秦的任务,否则第一个让中国成为“大一统”帝国的秦始皇如何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?如何会有“书同文、车同轨”,如何会有垂垂两千多年的泱泱大国?
从功利的角度来说,荆轲做了一件特别无力的事儿,为阻挡历史车轮向前而死,应该说死的毫无意义。
多年以后,后人再来评价今日这些企业家貌似豪无意义的牺牲,也许与我们的看法截然相反——他们的献身会远远超越今天的价值观。
企业家群体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财富,从选择创业开始,他们实际上就自动放弃了饱暖物欲平和无忧的生活。
他们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,代表并塑造着时代的精神。他们的外表饱经沧桑,他们的内心波澜壮阔。企业家对生命价值的思考,实际上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思考的。
此文写就之时,正值马斯克的SpaceX的“猎鹰重型”火箭发射成功,满屏都是对这位偏执狂般的天才企业家的赞美,他十年来被各种唱衰打压、多次面临破产危机的惨痛经历似乎也变成了神人修炼的光环。
只有真正的企业家才能理解他所走过道路的艰辛,懂得他的泪水中有多少焦虑、孤独与欣慰。而他,只是创业者中千分之一、万分之一坚持到成功的幸运儿。
无论如何,让我们放下成见,致敬成功者,缅怀早逝者,尊重失败者。
企业家的生命价值,会因为高于生命的家国信仰与时代使命,永远闪耀光芒。